
赵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自幼熟读兵法,天资聪颖,连他老爹都说不过他。但是让他挂帅上战场,只长平一战就赔进了赵国20万士兵,全军覆没,自己也杀身成仁,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为日后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赵括在历史人物当中一直以来是个笑话,是个反面教材,概指一切那些嘴上能说,执行力差,做事做得烂的人。
赵括之所以会兵败,真的是他的能力不行吗?
我分析了一下赵括败军的原因。
原因1、【太年轻】

他挂帅的时候才24岁,年纪太小,虽血气方刚,但年纪轻轻就当最大的统帅,还是太嫩了。
原因2、【缺乏经验】

我们入社会,都要经过上学,考试,毕业,实习,二次学习,面试,试用,选拔,正式员工,日积经验,提高阅历,业绩考核,能力考核,提拔升迁之后,才能成为领导。
赵括在哪个阶段呢,最多也就是个成绩优异的刚毕业的大学生。
还没实习呢,就成为最大的领导了。
这么年轻,这么缺乏经验,肯定是会犯错的。
年轻人犯错不要紧,改了就行了。
但是长平之战没有给赵括成长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原因3、【对手太强大】
这是赵括兵败的最关键的原因。
秦国主将是谁啊?是人屠白起。

白起可是个战场老油条了,人称人屠。
他打仗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一个小年轻和一个老油条打仗,这焉能不输。
原因4、【没经历过失败】

赵括从小到大应该是没受过委屈,被人捧大的。
加上天资聪颖,在说兵法上,没人是他的对手。
因为太顺利了,没有经历过打击和失败,所以赵括应该是个膨胀的人。
人一膨胀,就会自以为是,就会轻敌。
轻敌是兵家之大忌,赵括很可能也犯了,再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下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这就是我总结赵括兵败的四个原因。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在这里我也如果一下。
如果赵括没有一开始就挂帅,而是按照一个统帅的成长历程走,得到很多的锻炼,又得到很多的经验。
他会不会成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军事将领,而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笑话呢。
我认为赵括可以成为一个军事家,毕竟他天资聪颖,基础也很好,长平之战虽然战败了,赵括也并没有怯战,而是身先士卒的带领将士去突围,而他也是站在第一个梯队上。
我一直认为赵括是一个潜力股,他具备成为将才的潜力,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并没有让他得到很多成长的机会,谁让他碰到了战神白起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rw.com/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