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手机
明明一直在身边
但存款
却总是无缘无故的
被消费掉

警方抽丝剥茧
逐步揭开谜底的
真相
竟然是很多市民
都会用到的
它
……
前不久,市公安局综保区派出所接到市民陆先生的报警称,自己近期遇到了一件怪事。
银行卡和手机明明一直都随时携带,也从未外借,但绑定网银的账户上却总是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消费,虽然每次的金额都不大,但累计起来也有3500多元了。

根据陆先生的讲述,警方确认,他的银行存款应该是被人盗刷了,但暂时还无法确定盗刷的具体方式。
此后,民警与银行取得联系,调取了陆先生详细的交易记录,发现所有的盗刷交易都发生在陆先生的暂住地附近。显然,这个盗刷人与陆先生生活在同一片区域内,他们应该是相互熟悉的。


此后,民警立即前往消费地点进行实地调查。期间,虽然没能找到盗刷人的影像资料等线索,但根据店员的回忆,购物消费的是一个青年男子,个子不高、有点微胖、头发有些稀疏,穿了一件绿色的T恤。
根据这一重要线索,民警立即联系到陆先生,根据他的回忆,这些特征与他的室友胡某极为相似,但此刻对方已经离职了。
之后民警根据线索立即找到了胡某。通过询问,心慌意乱的胡某立刻交代了盗刷陆先生银行卡的犯罪事实。
那么
胡某究竟是怎么作案的?
安全防范的漏洞
又在哪里呢?

根据胡某的交代,他办完离职手续后回宿舍收拾行李,期间发现了陆先生的智能手表,于是顺手牵羊据为己有。
此后他发现手表上还绑定了支付平台且小额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等信息。感觉有利可图的胡某开始四处消费并将智能手表当成“ATM机”。
就在他随意挥霍、沾沾自喜的时候,民警找到了他。
目前,胡某因涉嫌盗窃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越来越多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支付等方式也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上的隐患。

在这里,蜀黍还是要提醒市民朋友,尽可能减少智能设备上的支付功能;在绑定支付账号时应设置好支付额度、尽可能关闭免密支付;如发现智能设备遗失等情况,要第一时间解除账号绑定,以免被他人恶意盗刷!
来源:昆山警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rw.com/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