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向是世界各国都很看重的问题。正所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孩童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可是如今网络上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去描述某些做事很过分的孩子,这个词汇便是熊孩子。
在杜甫的传世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曾有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样的表述,由此可见,熊孩子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可谓是源远流长的奇特物种。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近年来,有关熊孩子猖狂的新闻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我们走入熊孩子的内心,认真解读。笔者依据网上流传的各种熊孩子的“光辉业绩”,总结出以下几点其形成之原因:
一、以自我为中心
熊孩子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以自我为基础,比如当熊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时会展示出强大的破坏力。在商场的玩具贩卖区嚎哭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更有甚者会将货架上的东西摔在地上,颇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还有在公共场所肆意大声喧哗等诸多行为,都是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去考虑他人感受的体现。

将地铁里的扶手当作自己的健身器材
二、有多个保护伞
熊孩子之所以如此猖狂的另一个原因是来源于其家中长辈的纵容,因为在他们眼中无论他们做了多么过分事情,大人都会把他们保护起来。更何况,熊孩子不止父母一个避风港,当爸爸妈妈要教训时,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就会成为熊孩子的新保护伞。因为不缺躲避的港口,熊孩子自然会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并且将长辈的爱当作自己猖狂的资本。

熊孩子家长的可笑言论
三、父母工作繁忙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如果及时的引导教育,其实可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可是现在社会压力的加大,房贷、车贷等各种贷款已经快要将年轻的父母们压倒,工作上的繁忙导致部分家长回到家后就劳累不堪,没有精力去教育孩子,只好将自己的手机给孩子玩,来换取自己在家中短暂的休息。

父母真的很累
四、互联网的便捷
就像上文提到的,有的家长会将手机交给孩子,但是手机中有些东西在无形中悄悄地把孩子改造。多种娱乐方式不断冲击着小朋友的世界,将孩子心中原本的真善美给挤走,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不健康的思想。而孩子会本能的去模仿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使得孩子们过早的接触到他们本不该了解的内容,等父母发现时就晚了。

沉迷于工作的孩子
综上所述,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和社会化程度没有达到“正常”的社会标准,从而表现出诸多不合时宜的行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时连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老者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孩子呢。谁都有一段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只是有的人被及时纠正,而有的人却越行越远。
在如今社会上,我们仍可看到有些成年人自我意识很浓,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去行事,全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还会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成人版的熊孩子?
人间正道是沧桑。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只要及时改正自己根深蒂固之缺点,那么熊孩子也能成长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就如同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样,在取经之前,无忧无虑的他在花果山作威作福,是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随着自己的性子闹龙宫搅地府,给三界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当他戴上金箍,懂得约束自己时,他就融入了取经团队,完成了由熊孩子到先进工作者的飞跃,最后功成名就,列入仙班成为斗战胜佛,是妥妥的人生赢家!(王凌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rw.com/1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