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过这样的男的吗?
情景一:

婆婆:真是娶了个公主回家,我这一天天净做饭,什么好都没落下!
老公:我妈一把年纪了,照顾你已经很辛苦了,别任性了行不行?
老婆:你妈只做下奶的东西,我闻见我也就想吐,身上还有伤口,你体谅我行不行啊?
情景二:
这是他的故事,主人翁小影:小影七岁时,他考了人生中第一个满分,本以为能够得到表扬,妈妈却连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他,他想:‘妈妈不开心了吗“?妈妈每天对小影说:“宝宝真乖,不像你爸,天天往外跑,不管不顾的,宝宝以后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哟,不然妈妈也太可怜了”。小影听了妈妈的话,他上初中了,从家到学校只需要步行15分钟,妈妈依然坚持送他上学。17岁,他成为了一名高中生。书桌上永远有新鲜的水果,衣柜里永远有干净的内衣裤。除了学习,他不用操心任何事。

妈妈经常对小影说:"衣服我都给你洗啦,电视也不让你爸看了,现在全家就顾着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那个财经大学,以后挣大钱,别像你爸一样"。他吃着妈妈洗好的水果,心想,妈妈为了我付出了这么多,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如妈妈所愿,他顺利进入大学。第一次与别人同宿舍的他发现和群实在有些困难,同宿舍舍友约他出去,他:“我妈不让我去那种地方,“那种地方”,他从对方奇怪的音调里听出了不满,只好不说话。从此以后,他始终跟室友保持着距离,友好、客气,游离在亲密之外。他不在社交了,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然后遇到了另一个人。体贴温柔暖男的特质,他成为了她的男朋友。我妈说我们不太合适。她理解他的惊讶,他们明明昨天还牵着手互相喂饭吃。最后她说,你是不是有点太听你妈的话了?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听妈妈的话难道不应该吗?
这些年他换过不同类型的女朋友,被分手的理由却如出一辙,
“你为什么每天都要向你妈报告行踪”?
“这么大人了,能不找你妈告状了吗”?
“你怎么买个东西都要问你妈”?

感情的事一拖再拖,一晃来到了30岁,托亲戚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同龄的女人,在一起半年后带他见了家长
妈妈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太瘦了呀
女朋友:这不是选牲口还看标啊
妈妈脸色沉了下来。
女朋友:我以后不想跟你爸妈住一块儿,咱们搬出去吧,租房我也认了
小影想:那我爸妈谁照顾?这是他冒出的第一个想法,但考虑到女友的心情和他们的未来,他还是松口了,都听你的。

他们结婚了,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生活就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小影:你怎么那么懒啊,家务不做,衣服不洗,家里水果没了也不知道吗?
老婆:我难道不用上班吗?家务不能光指着我一个人啊,你当初不是很体贴吗?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啊?
他越来越忙,不知是工作让她无暇顾及家事,还是他逃进了工作里,我产检你也不陪我,我不是没时间嘛,再说我帮你洗碗了呀,35岁,他有了一个儿子,新生命的降临并没有让生活回到正轨。矛盾反而愈演愈烈。

妈妈:请月嫂多浪费钱啊,怎么他还嫌我照顾不好他呀?
小影:妈,你别生气
小影:我妈不是特地跑来照顾你了吗?为什么还要请月嫂,让外人知道了?怎么看我们家?
老婆:他做饭我根本就吃不饱,请月嫂我自己出钱,她凭什么拦着我?
妈妈:就你娇贵,我那时候可没你那么多事。
他被夹在中间无法呼吸,为什么?争吵永无止境?跳动的太阳穴和剧烈起伏的胸膛让他意识到窒息之前必须逃离,在他关门的那一刻,隐约听到妻子的哭声,“我知道你了”。
妈宝男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回答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自我分化之理智和情感在心理上的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妈宝男的家庭,父亲往往是缺位的,本应该放在父亲身上的注意力转向了儿子,孤独的母亲只有这样来填补内心的空缺,母亲过度的爱和干涉最终导致了儿子的自我分化,水平低下,无法坚持自我处理问题,易受情感影响,缺乏理性判断,成为了所谓的妈宝男。当这些妈宝男组建成家庭后,又会因为母亲的干涉,纷纷逃离自己的小家,重蹈原生家庭的悲剧。这听起来似乎是个无解的死循环,但也并非无法破局。不要想着拯救妈宝男,那是圣母的工作,我们普通人先拯救自己。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如果你喜欢本篇文字,欢迎分享转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rw.com/10047.html